若相离 > 历史军事 > 抗日之我为战神 >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适的秘书人选

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适的秘书人选(2 / 2)

里面不见得休息好。

看着身边有些疲惫的妻子,还有烧退了之后,也在妻子怀中沉沉睡去的孩子。已经知道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,身份不一般的这个男人,犹豫了好大一会,才在杨震劝说之下留了下来。

杨震让人安排他妻子和孩子去休息后,拽着这个人又开始谈了起来。这一探就是天南海北,从通辽解放后的变化,老百姓对抗联各种政策的评价。一直聊到中日关系历史变化,以及山川地理,几乎是无所不谈。

经过深谈,杨震发现这个人视野很开阔。虽说是教师出身,但是没有一般教师身上具备的书生气,对各种问题和事情看待的很全面。每一件事情上,都能讲出自己的看法。对于抗联的工作,他绝大部分还是认同的。

唯二有些不同意见的,一个是东北根据地眼下正在进行的土改政策,一个就是认为对人员使用控制的太紧了,造成了人员流动上的死板。而抗联目前执行的所有政策之中,他认为最不妥的就是,国高毕业生在升学的时候,经常是成建制的调往某一个学院,根本就不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。

就算其父母反对,也没有任何的用处。只要体检合格,强制升学已经成了普遍的做法。所有的国高毕业生,都是如此的处理。

就像去年通辽国高的毕业生,一个都没有往其他各个学校分配。除了部分政审和体检过关的,被部队院校挑走后。其余的所有学生,全部以毕业成绩为分水岭,在分数线以上的全部,都成建制调往交通学院学习路桥工程、机车设计制造。这个成绩以下的则去铁路技术学校,学习火车的维修和制造。

开鲁女子国高的那些女学生,也是同样如此待遇。以毕业考试分数线为分割线,成绩最好的全部调往牡丹江医学院学习,中等的学生全部调往财经学院和外语学院学习。剩下三分之一成绩略差学生,全部调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护士学校,以及通辽初级师范学校学习。

他的父母在吉林也都是原来伪满国高的教师,也面临这种情况。去年的毕业生,也都是整体连锅端,分配到指定学校学习。除了政审合格的,并且在学习成绩上特别优秀的,全部调往部队理工大学学习之外。

其余学习中等或是没有通过体检和政审的学生,则统统分配给其他各个工科专业学院。剩余的三分之一成绩最差的学生,则全部调往化学和冶金工业技术学校,一类的两年制的专科学校。

与他妻子所在的通辽高中,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全部调往铁路技术学校不同。他父母所在高中的这类学生,男生全部成建制的调往佳木斯冶金工业技术学校,女生则全部分到吉林会计学校和吉林市卫生学校学习护士。

整个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升学,主要是以理工科为主。哪怕是女生,也是以这些方面为主,最多再加上医护、财会、外语一些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。文科的专业过少不说,每年招生的数量也不多。

就那么寥寥的几个专业,人数上还卡的极死,主要集中在法律、中文等专业。而且除了那些身体实在不好,不适合学习理工专业的人之外,基本上是不招男学生。有限的中文专业,更是基本上清一色的娘子军。

不仅原来的国高,现在的普通高中如此待遇。就连初中阶段毕业生,也是这么一个待遇。以毕业考试成绩一考定终身,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升入高中继续学习。剩下的一半除了成绩太差的之外,则统统去各种工业技术学校。女生学习护士、会计、外语,男生则学习机械、电气、焊接。

作为教师出身的他,对于这种几乎是一考,就决定后半辈子是造火车,还是修火车命运的事情,很是不以为然。虽说现在的《教育法》也明确规定,有高中毕业文凭的技术学校学生。在毕业考试时成绩达到一定标准,可以转入本专业的专业学院学习三年,转为本科学历。护士专业在通过考试后,可以转入医学院学习医生专业。

但是在他看来,即便有这样的规定,可对于一些平时很用功,却在考场上因为临场发挥失误,没有取得好一些成绩的学生很不公平。毕业成绩低了一些,可连重考的机会都不给,就这么一考定终身、一刀切,这就有些太过于不人道了。对于这些学生,还是应该给与重新选择机会的。

而且他认为这种连锅端的分配学校学习的方式,也限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。你让一个喜欢文学,在这方面也有天赋的学生,去学习设计和制造火车、轮船、飞机,再不就学习采矿一类的工科,这多少是有些过于走极端了。

最新小说: 废物皇子到权倾天下 开局一把刀,狂扫八荒 我家世显赫,躺平不过分吧! 痴愚赘婿?朕是皇帝来着! 反派:废物世子,开局龙阳圣体 家师方孝孺:开局被灭十族 重生大秦,一怒而诸侯惧! 凶猛太子爷 枪声谍影1928 大明:我最强皇孙,请老朱退位